剧星传媒副总裁 高扬
“品效双向发力,集团协同作战”
“广告既要有趣,也不能碍事”
剧星传媒在内容研究和广告形式创新上可谓是不遗余力,视频内的创意广告形式很多都是剧星传媒携手媒体和客户共同开发的,如“创可贴”、“下集预告下压浮层”等,剧星在持续思考怎么以更创新、更有效的广告形式帮助品牌主触达受众。
在网络视频平台会员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目前能够让消费者产生强记忆的一些广告形式如“明星播报”、“前情提要”等,既可以覆盖会员人群,又能够产生强曝光效果。但大部分人在看视频的时候都会本能的讨厌任何形式的广告,如何让广告不讨人厌甚至让受众欣赏,是广大营销人要做的事情。
高总直言:广告首先要有趣,广告的设计和展现形式讨巧,就能够减少抵触感;其次是不碍事,不影响消费者观看视频,如果能跟他们产生共鸣更好,如“创可贴”和弹幕广告,就能达到这个效果;最后要打组合拳,不要寄希望以单个内容的单个形式就可以引爆市场,需要借助多个内容一种形式,或是一个内容多个形式,让消费者持续产生记忆。
“营销的核心,是产品力和品牌力”
在疫情的催化下,直播电商成为企业“标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营销人也好,品牌主也好,都在争抢入局,这确实是不容忽视的短期为品牌带货的方式,能够让消费者缩短品牌从认知到购买的过程,也有人称它为线上营销短链,促使消费即时转化。
高总对此的态度是较为审慎的,他认为:做营销,尤其是做品牌,不应该忘记营销最核心和最根本的问题,是产品力和品牌力。
好产品是好营销的前提,如果没有好产品本身,营销只是不断“骗”来新的消费者,但却无法留住消费者,而消费者复购是一个品牌拥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把产品打磨好送到消费者面前,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其次是品牌力,当消费者无法从情感上认同你的产品,那么你就无法同市面上的BCDEF建立壁垒。而当品牌足够有魅力,能让消费者自发为品牌传播,那么品牌就拥有了品牌力的原始积累,并且需要长久持续去经营。
在高总看来:直播对于知名品牌来讲,其实是品牌积蓄的品牌力的释放。长时间的品牌教育,让消费者在主播“上链接”的那一刻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你的品牌,此外,直播虽然有价格优势,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倾向于选择自己听过或者朋友推荐的品牌。
直播带货的火热,让很多人误以为品牌是闭着眼睛赚钱,但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品牌是赔钱的,尤其是进一些知名主播的直播间,坑位费、抽佣、全网最低价、丰富的赠品等,能够持平已经很不错了。
用高总的话形容,直播带货就像是品牌的特效药,容易产生依赖感,一旦停下立马觉得浑身不对劲。高总建议品牌把直播当成传播的一环,作为传播收口的渠道,或者借势大播主的背书,而不是像“缺氧的人吸氧”一样,当成救命稻草。此外,网红带货的形式其实是借助博主积累的人气为品牌做担保,品牌主要擦亮眼睛挖掘契合的达人,不要一锤子买卖,可以考虑中长期合作,或是进行内容的共生共建。
“保持敏感,追求极致”
高总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身上有两项沉甸甸的责任:其一是与助理总裁徐琨带领团队在华南的土地上搭建“高楼”,其二是不辜负这条路上的同行者。
在高总与琨总的带领下,剧星华南团队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敢于创新,积极开拓,在保证视频媒体的业务基础之上,头条系全面开花。保持对媒介趋势的敏感度,追求服务的极致性,这是剧星华南团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华南广告圈有强竞争力的最大原因。
高总极大地赞许了琨总的管理能力与业务能力,他说:琨总是一个我能放心将事情交付给她的人,我见证了她从后台策略走到前端业务的转变,她用自己高度专业的能力为剧星华南的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业绩也直线上升,剧星传媒广州分公司成为公司任务完成TOP级的分公司,我为她感到骄傲。
九年,亲历剧星的发展壮大,凝聚了太多情感。高总感慨:剧星的九周年,是我见证剧星这个“孩子”成长的九周年,未来还有更多的九年,希望剧星能做成一个百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