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星

导航
剧星观点
最新动态
行业资讯

从001到550,剧星人生生不息——高级人事行政总监田晓玲写在剧星传媒九周年

浏览量:408  发布时间:2020-05-21

微信图片_20200609144453

剧星传媒高级人事行政总监 田晓玲

2015年加入剧星传媒,配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多次组织策划人才招募和企业文化培训活动,在人才能力提升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透过员工人数变化看成长,剧星已步入规模发展期
如何观察一个公司是否步入了规模发展期?有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就是企业员工人数的变化情况。

2011年5月,剧星成立之初,第一位员工俞王芳入职,工号001,目前是公司的部门管理者;
2020年5月18日,剧星迎来九周年生日,当天有6名新员工报到,工号550的叶同学,坐在安徽区域后期剪辑的工位上。
从一个小小的创业团队,到拥有550名正式员工、67名实习生,分布全国11个城市,剧星的规模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人员的增长必然与公司发展是同步的,剧星主营业务平稳发展,区域布局与新业务线大力拓展,员工人数也逐年递增,尤其近两年人员拓增更是飞速上涨,高峰区间连续每周入职员工10人,各地办公室也不断扩大。常有来到剧星的走访交流者,都由衷发出感叹:剧星发展速度竟如此之快!

今年,在疫情影响之下,众多企业选择收缩人员规模,员工数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比比皆是。然而在这样的行业现状下,剧星的人气却日益壮大,这在行业中委实少见。

过去,我能认出每一位剧星人的面孔,说出他/她的名字、职位、入职年月、性格特点、职级薪资……现在,我只能靠电脑记忆了。这是我作为人力资源一线负责人对于公司这几年变化的最直接感受。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规模界定,剧星已然算是大型企业了。站在人力的岗位上,一年年看着数字的变化,骄傲油然而生。能跟着剧星一起成长发展,感受到大平台的格局视野,我想,这对于身在剧星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开心并且充满动力的事情。


推动战略和业务发展,注重人才建设

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剧星在对市场保持高度敏锐的同时,始终前瞻性地构建人力基础,较早地迈出了校企共建的步伐,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纷纷将剧星作为实习基地和产业研究基地,查总等专家管理团队也走入校园讲课,与同学们分享传媒新知和案例。于是,一大批传播学、广告学的学子从耳闻目睹到实习体会,再到历练成熟。许多人在几年中化茧成蝶,以行业精英的姿态站在了剧星团队的核心位置。

时至今日,剧星依然将高校优秀人才作为重要的人才梯队力量,将推动高校学科水平、学生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除此以外,社会精英、行业成熟人才对于企业提高作战力和强化业务布局也必不可少,广告行业的人才流动性,需要企业有着时时解决人员补位的未雨绸缪。剧星对于招聘工作和招聘队伍的重视和打造,为公司发展的人力供应和战斗力增添了足够支持与保障。作为一位人力资源工作者,我最为欣慰和荣耀的,就是看到自己用心招募来的人员在剧星找到归宿,冲锋陷阵、兢兢业业,在这里绽放,在这里成长,并做出成绩。

剧星是行业内出了名的大学堂和福利社,秉持、践行对人才的尊重,持续打造着人力建设这一系列工程,诸如培养激励、文化关怀等,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剧星有所学、有所得,为企业创赢,为个人加分。我想,无论现在还是曾经的剧星人,只要携手,定然无悔!


聚焦业务,发挥人力职能的战斗堡垒作用

历经九年风雨,面对市场的惊涛骇浪,剧星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组织系统,前中后台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一致向业绩目标看齐,稳中求进。

面对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大的员工规模、越来越复杂的管理需求,职能部门在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走出办公室、走到业务一线,与员工、管理者密切互动,对人才吸纳、人才激发、团队活力、组织设计、行政保障提出和实施更加及时务实的建议”,这是我对人力行政部门的期许,也是与伙伴们一起战斗的承诺!

新的纪年起始,欢喜着昨天,憧憬着未来,相信奋斗不改,光荣可期!衷心祝贺剧星九周年,剧星人岁岁年年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