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行业一周观察
日化行业一周观察
业界观察
【多家国际日化大牌晒2018上半年成绩单】
中国市场是当前各大品牌业绩增长的发力点,近日资生堂、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露华浓等在内的全球知名化妆品企业已陆续公布2018年上半年财报。资生堂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总销售额35.3%的增幅领跑,营收达929亿日元,远高于资生堂原产国日本14%的增幅,中国市场营业利润同比也大涨212.3%,达156亿日元。除了资生堂,欧莱雅、宝洁等企业的财报中也体现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欧莱雅财报显示,亚太市场高达22%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消费者的推动。此外,虽宝洁全年仅录得有机销售额增长1%,但得益于玉兰油和SK-II在中国的快速增长,实现了中国市场全财年销售增长约7%的较大增幅。而其中,又数高端品牌增长最为亮眼。除了上述宝洁的SK-II,欧莱雅旗下四大高端品牌 - 兰蔻、科颜氏、Giorgio Arman和YSL均取得了双位数增长。数据显示,欧莱雅高端化妆品部门上半年同比增长13.5%,利润率维持在23.4%。
食品饮料行业一周观察
业界观察
【新生代不断扩容,中国食品进入“看脸”时代】
近期,印着乾隆、富察皇后等馆藏人物画像,并配有如“你是朕写不完的诗”“本宫天生丽质”“本宫是水做的”等的独白文案,近日农夫山泉与故宫文化服务中心联合推出的“故宫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在包装上“玩花样”的不止农夫山泉。统一的雅哈咖啡、轻畅酵主酵素新包装曾在2017年的Pentawards中斩获铜奖,王老吉黑凉茶“五彩斑斓黑”获得2017年德国红点奖,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养元饮品六个核桃也邀请到了国际顶尖设计团队打造儿童款产品新包装……新生代不断扩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食品包装也进入了“看脸”时代,食品饮料包装不仅承担着产品解说的功能,更是成为产品销售流量的入口和保障。
家电行业一周观察
业界观察
【国内外企业纷纷入局,智能音箱究竟是谁的风口?】
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主要集中在亚马逊和谷歌之间的“你追我赶”,来自StrategyAnalytic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研究报告显示,亚马逊Echo出货量400万台,市场份额43.6%,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谷歌GoogleHome出货量240万台,市场份额26.5%,较同期增709%。阿里巴巴天猫精灵70万台(在中国销售),市场份额7.6%,排名第三。苹果、小米以60万台(6%)、20万台(2.4%)销量排名第四、第五位。显而易见,智能音箱市场由于入局企业所在的领域性质以及相对应的产品属性、思路的差异,分化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以亚马逊、谷歌、微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是以苹果为代表的硬件企业。
而在前不久,2018年8月10日,在三星Note9发布会上,三星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GalaxyHome。GalaxyHome内置六个扬声器一个低音炮,八个检测语音输入的远场麦克风,具备播放音乐、远场识别声音、控制智能家电设备等功能。华为也在经过内部多次讨论,不断否定又不断重启,终于也将在今年年内推出智能音箱。一位华为研究院员工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其犹豫不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在于,就像华为消费者业务战略方向的负责人邵洋所说的那样,智能音箱确实是一个风口,但是要搞清楚究竟是谁的风口。
白酒行业一周观察
企业动态
【闯荡白酒“新黄金十年”,琳酱酒主攻次高端】
在经历了飞速发展期和调整期后,进入2018年以来,白酒行业开启了新的“黄金十年”。根据中国轻工业网公布的今年1-6月行业数据,酒制造主营业务收入8202.6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白酒制造主营业务收入2865.2亿元,同比增长15.82%。诸多数据显示,白酒行业“新黄金十年”已经到来,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二是中产阶层的崛起将推动白酒消费的再次升级;三是巨头企业将带动白酒行业进一步发展。
面对市场的诱惑,巨头和中小企业都是坐不住的。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传统产品的升级外,白酒细分领域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使用更健康的原料、推出个性化产品和吸引年轻消费者等方面。琳酱酒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在保障工艺和品质的前提下,融入体育精神,增加了青春感,打造冠军品质,强化工匠精神,对白酒品牌来说是一个新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吸引年轻的中产阶级。
药品行业一周观察
企业动态
【白云山放化疗辅助新药获批,影响30亿国内市场】
8月23日,广药白云山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谷胱甘肽《药品注册批件》。据了解,注射用谷胱甘肽为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最早于1965年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Tathion Astellas。目前已在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上市,主要适用于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肝脏疾病以及解毒治疗等。据公告显示,截至目前,白云山在注射用谷胱甘肽0.3g和注射用谷胱甘肽0.6g的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合计约为人民币446.11万元。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白云山明兴制药注射用谷胱甘肽的获批,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领域药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