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行业一周观察
日化行业一周观察
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最迅速、最早对外放开的行业之一,日化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的行业。上世纪90年代行业发展初期,外资日化品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00年以来,民族品牌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大部分民族日化品牌与外资品牌处于正面竞争状态,其中在部分细分品类上民族品牌已经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日化行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品牌纷纷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上不断加大资金及技术投入,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化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上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日化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国际巨头的强势进入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然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本土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土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经过艰难成长,在品牌、技术、营销渠道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在部分子行业中完成了初步积累,中国日化行业整体处于突破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也随之加快。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2005年至2015年的10年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从5.62亿人增至7.71亿人,增幅达到37.1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由2005年的42.99%增至2015年的56.10%1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带动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不断改善,对健康护理用品的使用量增加。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将促使居民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活动也随之增加,居民对健康护理用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成为未来拉动市场增长新动力。
【上海家化:担起重振民族日化行业的重任】
就在前不久,一场资本市场的并购引发各方关注: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国际知名婴童品牌Tommee Tippee汤美星。这是中国日化行业中,一个中国的龙头企业第一次拥抱国际名牌,而且是把一个在英国排名第一,带有英伦气质的品牌收入囊中。作为中国日化行业的一面旗帜,诞生于1898年的上海家化今年已有119年历史,旗下拥有双妹、美加净、六神、高夫、佰草集、家安、启初、玉泽、一花一木、茶颜等众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过去的五年,是上海家化发展历程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五年,是迎来重要转折点的五年:六神在花露水领域始终保持第一,在沐浴露市场进入前三;美加净的手霜行业第一,面霜行业前五;高夫也已是中国男士护肤第一大品牌,还在不断丰富产品线;启初进步很快,短短几年已经成为母婴细化品类第二。
上海家化董事长兼CEO张东方认为,现在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公司发展。在外部,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国制造,建设民族品牌。上海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品牌之都、时尚之都和设计之都,有意培养拥有10个以上品牌及上百亿销售的中资个人护理及化妆品公司。同时,消费者对于国货的信心回暖,整个行业处于增长态势,特别是高端产品增长很快。“消费者寻求感官、情感、诉求、体验、品质好、小而美的性能,未来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在公司内部,上海家化有着良好的基本面。就营业收入来说,公司是行业中领先的民营企业。
食品行业一周观察
【方便食品加快健康转型步伐】
方便面、辣条等方便食品健康与否一直以来饱受争议。越来越多方便食品行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加快了产品向营养健康转型的步伐。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介绍,至2016年底,以方便面、冷冻调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三个重要行业为主体,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已拥有1802个规模以上企业,3915.1亿元的产值。消费升级及对健康的追求,对方便食品行业影响越来越明显。孟素荷说,为此,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紧贴“健康、营养”潮流,用新工艺的突破兼顾了营养与美味。如荞麦粉、青稞粉、南瓜粉等开始广泛应用,使得在产品中添加杂粮及其他天然营养成分正成为新的趋势。同时,产品尤其是方便面在降油、减盐的控制方面努力。产品食材的选择更为严格,产品整体向中高档发力。企业创新也更加注重外形与口感,如面制品中椭圆挂面、蝴蝶面等,追求鲜切面、手擀面的真实口感。采用低压真空浓缩技术的汤包,以及软罐头的形式呈现的大块食材,努力还原家常味道。此外,香精调味料创新产品开始轻加工、轻调配,降低加工强度成为趋势。
家电行业一周观察
【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彩电品牌强国】
彩电是消费电子中的“大件产品”,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头品类。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彩电产品向智能化、联网化发展的五年,也是中国彩电行业向自主化、多元化、国际化成功转型的五年。砥砺奋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彩电业功不可没。
在CRT向液晶转型的早期,我国曾一度落后于日韩,经过近十年的技术追赶和国产化进程,我国重新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彩电品牌强国。过去五年间,我国液晶电视年产量从1.28亿台增加到1.58亿台,占全球的份额也从54%攀升至70%。国内彩电零售量从4200万台发展到超过5000万台,增长了20%。国内销售的每十台彩电中有八台是自主品牌产品。彩电出口量从6200万台增加到8100万台,增长了31%。海外市场每售出两台彩电中就有一台产自中国大陆。全球彩电十强,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五席。传统彩电品牌长虹、康佳、海尔也逐渐取代日系品牌,成为液晶电视时代的佼佼者。
酒业行业一周观察
【提价风潮不断,白酒双节销售平稳】
自中秋、国庆双节开始,白酒销售进入第四季度这一传统的销售旺季。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调研显示,白酒销售相对平稳,未出现火爆断货等情况,一些白酒品牌的中秋销售呈现负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或因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假期出游人数较多,部分抑制了节日饮酒需求,导致双节销量不及预期。不过借着旺季东风,白酒的提价风潮也在延续,洋河、泸州老窖、汾酒等纷纷进行了提价动作。
药品行业一周观察
【复星医药正式收购Gland Pharma】
10月10日讯 复星医药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以10.91亿美元(折合72.58亿元人民币)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 Limited。这一数字仅次于今年4月上海莱士(002252,股吧)实际控股股东科瑞集团14亿美元收购德国血浆产品制造商Biotest,成为2017年金额排名第二的药企收购案。复星医药表示,鉴于收购Gland Pharma控股权益的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获满足,根据交易文件及其修订案的条款,收购Gland Pharma的控股权益已于2017年10月3日完成交割。交割后,GlandPharma成为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间接持有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通过复星医药)间接持有GlandPharma约74%的股权,且Gland Pharma的财务业绩将并入复星医药及复星国际的财务报表。公开资料显示, Gland Pharma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2016财政年度(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Gland Pharma实现营收13.58亿元,净利润3.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