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星

导航
剧星观点
最新动态
行业资讯

查道存:预计2017网络视频广告增长30%,大剧成主力

浏览量:258  发布时间:2017-01-12
Q:查总,您预计2017年互联网广告会有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查总:互联网广告在品牌主营销传播中的地位将持续提升,2017年将呈现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同时也是广告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按增长速度来预计,搜索广告为低速增长,其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发展稳定。信息流广告将高速增长,尤其是新闻APP信息流广告将迎来大爆发。网络视频是中速发展,各主流平台的内容运营能力与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网络视频的营销空间和方式得到了更大拓展,预计2017年网络视频广告将增长30%,其中大剧是主力。

Q:对于大剧营销您有怎样的看法?您预计2017年会有怎样的发展?哪些形式是建议大家关注或已经被认可的呢?

查总:在超级IP时代、泛娱乐化的媒体格局之下,视频营销成为内容广告投放的第一阵地,而优质大剧则占据了视频营销的价值高地,成为营销标配。其中,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1.大剧营销价值被客户认可

相比综艺和电影,大剧的人群覆盖规模更广、粘性与话题性更强、影响力和播放量更高,此外,网络端大剧营销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相比动辄亿级起的电视端综艺冠名,现象级大剧网络端冠名刊例价基本在百万千万级别,其性价比更高。剧星传媒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大剧Top20网络播放总量已经超过2000亿,Top10的大剧播放量均超过100亿。优质大剧为品牌主创造了丰富的营销机会,营销价值已经获得了广告主的公认。

  


2.流量购买成主要形式

对比曝光量的固定购买形式,流量购买的性价比更高,其中,溢出率与媒体和客户约定的预估保底量有关。例如,播出平台对某项目的预估流量在30-40亿之间,最终该剧的流量超过60亿,对于广告主来说,投放的溢出效果就非常明显。2016年《太阳的后裔》PC和移动端溢出率增幅惊人,包流量购买情况下对比保底量最高单天溢出超过400%。

 
数据来源:AdMaster,数据截止2016年4月底,仅供参考。


3.“创意中插”与“创可贴"创新广告形式井喷

将品牌与内容更好地结合并带给观众差异化的广告体验成为营销共识,以创意中插和创可贴为代表的创新性大剧营销广告产品可以为广告主“分忧解难”创意中插广告不受限于项目的内容题材及时代背景,结合IP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各类产品均可植入,将剧情、场景、理念全面升级,其广告价格已经从早期的50万一条涨到上百万创可贴则是根据与品牌契合的相关情节,触发广告展现,品牌与内容融合更为自然紧密。根据剧星操作的案例来看,这两种广告形式确实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好感度上有明显的效果,投放回报率和市场反响都非常不错。今年,创意中插与创可贴将逐渐成为广告合作的主流形式,预计形成10亿的市场规模。

 

(探探《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创意中插广告)


(东鹏特饮《麻雀》创可贴广告)


4.优质制作公司、大IP、大明星阵容加盟的大剧得到广告主亲睐

“品质兼优”的大剧资源在市场上具备足够的优势,高品质的内容IP和大明星加盟的阵容,保证了大剧的群众基础与话题热度,优秀的编剧、导演、主创团队和精良的制作公司可以为电视剧的整体质量水准保驾护航。



5.植入广告市场蓬勃发展

生硬的广告内容植入已经不能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广告主更多寻求的是深度植入方式,选择与品牌调性相关的优质内容共建IP。例如三九在《青云志》中主动创造契合剧情的广告内容,包括角色、广告语、药方、包装等。很多品牌主已经开始介入内容生产,与内容生产方共同创作,探索品牌、用户与内容的强关联性。未来,植入式广告将更加专业,内容和品牌广告的贴合度和关联度更高。


 


6.围绕大剧的整合营销能深化其价值

如果仅停留在广告投放上,不辅以其它的营销方式很难将大剧的影响力扩展到极致。对于广告主而言,可以以大剧为基点,围绕品牌进行全维度运作,为品牌营销创造更大的空间,比如社交平台上的互动传播,搜索关键词拦截等,设置全方位的活动来增强品牌推广的精准性和影响力,打通多平台多渠道资源以实现最大化曝光。各种营销行为形成聚合之力,借助大剧开拓品牌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

 


(剧星传媒内容营销生态链)


7.大剧元素授权价值被放大

纵观当下品牌授权市场,现在品牌大多跨界切入大IP影游联动或品牌包装授权,真正成功的大剧授权营销能关联品牌形象,并真正深入到消费者心中。例如倩女幽魂游戏与《微微一笑很倾城》并不仅仅是游戏贴合电视剧的单项合作,而是打通内在联系,激活了更多互娱互通的可能性。吾尚水微萌与《幻城》的合作也是品牌基于热点大剧公众心理趋向的准确把握,把元素成功融入品牌中,撬动了多方资源来实现品牌影响力升值目标。



内容为王的黄金时代,大剧营销的功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借助优质大剧制造现象级的传播,需要甄选优质契合的大剧,制定一系列适合自身品牌从策划到执行的战略与方法,把控好传播节奏。在剧内植入实现品牌、内容、人物、情节、场景的高度统一,在剧外通过媒介渠道整合和衍生内容开发增强其互动性与娱乐性,才能主动掌握内容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