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是移动资讯的春天,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腾讯新闻、UC头条等新闻推荐类APP因为搭上了资讯的班车,在移动浪潮的推进中不断的刷新着全年的销售值。在CNNIC2017年的第39次的网民调研中,网络新闻超越视频和搜索成为全互联网网民使用率第二高的应用类型,在媒介传播的价值不容小觑。
信息流广告和开屏广告标准产品,作为资讯类APP变现的最主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金主们的关注。那怎么来做好这些广告吸引到消费者成为了核心。
为什么研究广告创意这个课题?
1、目前整个APP广告市场的投放格局更偏向于效果营销,然而影响广告转化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广告的物料创意部分;
2、广告的狂轰滥炸,让近年人们对硬广的反感度遽增,金主一直在找寻新的更软植入的广告方式,因为好的广告使人们对品牌产生好感而不是厌烦感;
3、一条有趣的广告往往能够产生更多的二次传播,意味着一次未知公众中引发病毒式裂变反应。具有社交营销价值,从引爆的角度来说,二次传播所占比例越高越好,也才能表现为所谓的“广告刷屏”。
杜蕾斯是个强大的TEAM,每次广告都能引发社交反应
常规玩法(改改素材让点击率大不同)
创意策略一、场景化,身边常出现的场景及现象为核心引出广告
此类广告经常能看到,以身边的人和事去提出广告,点击率能达到介绍产品的广告的2倍。
创意策略二、类新闻,模仿新闻标题来进行广告文案撰写。往往广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与环境格格不入,不协调,但是当你把广告包装成一个类似新闻的样式,那么正在阅读新闻资讯的用户就非常乐意(或者说无意识地)去点击广告,进而通过落地页配合来转化用户。
标题党屡试不爽
创意策略三、引共鸣,用容易引起共鸣的字眼和场景(例如缺钱、买房、限号等字眼),并配合疑问等形式来引导用户思考,引导用户点击寻找答案。
创意策略四、抛福利,通过吸引眼球的文案和图片(一般是通过红包、现金、收获等素材和图片)吸引用户点击。
今年剧星执行的哈药抢红包火了一把,效果超出预期2倍
特殊广告形式(媒体更具创意的产品)
由于APP的载体是智能手机,和传统媒体和电脑的载体不同,智能手机要实现与外界进行信息互动,它必须具有相应的感官功能,而它的这些感官功能,都来自于它身上的各种感应装置,熟悉这些感应装置能够让广告更好玩!
这些传感器中目前在广告领域使用较多的为视觉的和多点触屏传感的方式,音频传感器使用较少暂时还只有说出广告词跳过广告这类的应用范畴;
视觉型创意
动图广告
全景广告
AR广告
互动式创意
用手指擦除出不一样的广告画面
摇一摇型广告
GPS广告
以上的一些广告玩法已经被媒体所开发并接受,然而移动端APP的广告不止于此,随着技术大牛的继续研发,手机的陀螺仪、NFC、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内部设备也会越来越多的为广告行业所用,将来就能够在手机APP广告中仅通过触摸广告画面感知身体温度就能测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将来广告一定不是一味的无趣展示,希望通过对手机功能的研究能够助力广告创意人的big idea,用更有趣的广告来吸引消费者参与,而不是一味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