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综艺火力全开
回顾2017年的上半年,版权综艺市场遇冷,但荧屏竞争依旧激烈。 从收视上看,“综N代”稳坐“流量担当”,部分创新综艺崭露头角,综艺混搭跨界受欢迎,音乐综艺、户外竞技真人秀、喜剧类节目依旧占据市场较大的份额,美食、旅游等生活类综艺也被搬上荧幕。在剧星PV-TOOL“综艺网络播放量TOP20榜单”中,上半年综艺网络播放量TOP20的总流量超387亿,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王牌对王牌2》与《奔跑吧》两档节目播放量优势明显。
真人秀综艺火力全开
近些年来综艺节目呈现出井喷式爆发,其中真人秀节目可谓是大放异彩。依托明星效应和有情节的环节设置,综艺效果十足,深受观众的喜爱。
《奔跑吧》延续其跑男系列节目的一贯优势,凭借大流量明星嘉宾、成熟的拍摄模式以及大家最熟悉的MC人设,独占收视鳌头,令其他综艺节目望尘莫及。截止6月26日,总播放量超85亿(剧星PV-TOOL数据),单集播放近8亿,“陆地cp”更是长期占据微博热搜榜。虽然这档综艺现在被公众诟病节目僵化、模式设定老套,但它依旧拥有后来者难以企及的观众基础与流量价值。下周节目将迎来本季的收官,相信最终播放量成绩依旧亮眼。
室内真人秀《王牌对王牌》第二季于2017开年回归,通过两军对垒完成任务碰撞出火花,综艺效果十足,将明星效应发挥到极致,既有游戏带来的笑点,又有经典引发的情感共振,口碑和收视率不断走高,截止6月26日,总播放量超86亿(剧星PV-TOOL数据)。高播放量的背后,全网播放相比其他独播或两三家联播的节目更具优势。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主打年轻群体冒险牌,采用了双线交叉叙事的模式,找寻旅行的意义。《高能少年团》与《七十二层奇楼》中有众多小鲜肉和电影导演等的参与。《二十四小时2》 延续剧情式综艺路线,嫁接历史人文等标签。
音乐类综艺掀起嗨歌热潮
谈及当下红红火火的歌唱节目,类型可谓繁杂。包括游戏、歌手竞唱、素人选秀、跨界、星素结合等,多种创新元素集合的节目陆续登场,在内容、元素不断推陈出新,寻找音乐节目突围的新方向。
换档改版后的《歌手》做了摆脱模式固化的尝试,“挑战歌手”和“逆战歌手”加入补位队列,淘汰机制也进一步激化,这档聚焦音乐唱功、改编等元素成为上半年音乐类综艺的佼佼者。
此外,《跨界歌王》展现非专业歌手的音乐才华,掀起全民跨界狂欢热潮。原创歌唱互动真人秀《我想和你唱》第二季运用“星素结合”的新模式,牢牢抓住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纽带,这档最接地气的音乐节目也因此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
喜剧势力扩张乏力
2016年是喜剧类综艺的爆发年,这把火也烧到了2017年。《欢乐喜剧人》第三季作为的“老牌”喜剧节目,收视和播放量成绩依旧不错。截止6月26日,优酷独播平台播放量近23亿(剧星PV-TOOL数据)。但口碑从第二季的7.9呈断崖式下跌,仅5.5分。这也体现了喜剧类综艺在内容、节目形式推陈出新的迫切性。
《笑声传奇》星素对抗的节目模式开辟了喜剧节目的新维度,新锐笑匠与传奇笑匠们切磋角逐,但嘉宾阵容的同质化也让观众缺乏了一些新鲜感。
经典综艺老而弥坚
所谓酒越陈越香,《非诚勿扰》、《爱情保卫战》、《快乐大本营》等老牌综艺征战多年,依旧老当益壮,这类经典综艺多年来积累了雄厚的粉丝基础和良好口碑,成为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与成长陪伴者。其中,《非诚勿扰》正进入新的成长周期,酝酿着一次“蝶变式改版”。
“创新力度不够、节目同质化严重”已逐渐成为当下综艺市场的一大现象,对于任何一个长青类电视节目来说,内容的新鲜血液和新鲜感是必不可少的。以《快乐大本营》为例,节目的内容和形态不断改革创新,今年是其开播20周年,配合时下的短视频浪潮,“不好意思让一让”的环节正在火热上演。快本的每次创新都在影响和改变当下综艺节目的潮流,其品牌价值也愈发凸显。
高质量文化综艺成清流
2017年,在硝烟弥漫的竞争中,以《朗读者》、《见字如面》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成功突围,一时间,一股文化的儒雅气息弥漫了整个综艺圈,微信微博纷纷刷屏,收视口碑双双爆棚,成为了综艺圈的一股清流。
其中,《朗读者》取得了3.7亿的网播成绩,这类节目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它既满足了观众娱乐的需求,又能带给观众最纯粹的文化内涵。高收视率和好口碑展现出了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吸引力,也唤起了人们对于文化的热爱和尊崇。
总体来看,国内的综艺数量供大于求,综艺市场遇冷的背后是经济下滑时期金主们投放预算缩紧、“限韩令”以及鼓励原创节目创新的管控、观众审美疲软、明星大咖并非拯救播放量的万金油、内容模式创新力不足,综艺已经开始摸索挖掘适合其发展创新模式。
2017上半年综艺大战已告一段落,下半年备受观众期待的《极限挑战》第三季、《中国新歌声》第二季等经典综艺是否会带来新的惊喜呢?又会有哪些新兴综艺加入混战?谁又会登上下半年综艺榜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