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具话题性的莫过于几大总局的频频出拳,其中广电老大的几组重拳,让网络视听内容(尤其是针对网综内容的限定)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上周关于新浪微博、Acfun、凤凰网不具备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被关停时政类视频的风波还未平息,前两日新浪微博大号就曝出广电总局将下令“下半年全明星综艺退出黄金档”,一大批综艺将面临整改的重磅消息。随后“素人”+“文化”再次成为公众号文章热词。
行业人士透露,广电总局此次的调控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全明星真人秀将不得在卫视黄金档播出,旨在提高素人的参与比例;二是鼓励黄金档多播文化类节目;第三点已在这段时间有所体现,即主持人和嘉宾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严格把关,禁止奇装异服和男扮女装;最后要求各电视台主要负责领导需亲自审查黄金档节目。
明星+素人一直在尝试 素人不仅是比例增加更是趋势
无论下半年“全明星网综退出黄金档”的消息最终能否被证实,关于素人加入综艺大军,制作公司一直都没有放弃探索的方式。比如《我想和你唱》是明星和素人互动同台唱歌;《爸爸去哪儿4》增添了素人父女(子);《我们相爱吧》增加素人CP;《笑声传奇》星素结合同台表演喜剧;《梦想的声音》明星帮助素人实现音乐梦想等。其中,改变比较明显的是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从第一季的三对明星,到第二季的每期增加一对素人CP,现在第三季更是每期一对明星CP+两队素人CP,堪称星素结合的典范。
6月初戛纳电视节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主推的近30档综艺节目中仅有两档是明星娱乐类节目,其余皆是素人真人秀。国际上素人一边倒的趋势,国内也在逐步增加素人在综艺节目中的比例。同样在上海电视节的综艺论坛上,《王牌对王牌》的总制片人吴彤针对总局提出的要求,也表示在研发新的节目:“我们也会马上研发中国梦想秀,是纯素人的。做这样一个节目,把更多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观众。”
赔钱赚吆喝 综艺收入二八问题凸显
在上海电视节期间的某论坛上,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透露,各个卫视平台的广告经营都有明显的下降,使得某一线卫视去年80%的综艺是亏钱的,2017年甚至会比2016年更严峻。现在网络综艺、互联网综艺也要先卖广告再制作,卖到80%的广告再上项目,导致很多项目实际上上不了,今年一二季度仍然是这个现象。
世熙传媒CEO刘熙晨
刘熙晨毫不避讳地说:“世熙传媒去年的项目50%是亏损的,这是很具体、很现实的问题。2017年综艺市场是否会出现逆势上扬的趋势,还值得考虑。”除了电视综艺,视频网站的网综似乎日子也不太好过。《十三亿分贝》制片人马力曾表示:“估计网综70%都是赔的。” 有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50档网综有100档是在贴钱做,大量节目都赔钱。
综艺节目80%亏损,只有头部的20%苦撑,同时综艺的大部分钱进入明星口袋,其余的小部分众多制作公司、购买方等人力物力去拆分,这样的不对等的二八法则,也是全明星综艺难以为继的一大原因。如果广电总局关于下半年全明星综艺退出黄金档的消息成真,那么素人的大比例使用,将为综艺节目整体价格作出全新的调整。相信无论是节目制作方、品牌商还是购片方都可以大大松一口气。价格的回落未必是节目质量或者收视率的难以保证,而是从不合理的二八原则走向合理的分配。
2017慢综艺不断发力 泛文化类综艺清流汹涌而来
全明星综艺退出黄金档,连已经播出20年的“快本”也面临危机。与此同时被广电总局瞄准的明星产品将是泛文化综艺。泛文化综艺一词来自今年上海电视节期间“优酷奇妙夜”中提出的泛文化战略,优酷将在2017年打造近20档泛文化类综艺节目。
虽然从2017年年初《见字如面》《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火爆,就有太多的分析和评论认为文化综艺将成为综艺的新蓝海、新趋势,但是众多制作公司和卫视还处于观望状态。优酷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上战略规划,走在了新一波综艺潮流的前头。
下图是笔者通过各项资源整理的2017下半年各大卫视和网络视频平台推出的文化类节目。从节目的比例中就能够感受到优酷的泛文化战略布局十分强大,未来文化视频内容的锁定者。
自2015年以来火爆异常的综艺就备受关注。一方面各种成熟的综艺模式引进,在国内的观众中受到好评的同时也引发各种诟病。另一方面,随后又遭遇了“限娱令”“加强版限娱令”“限童令”“限韩令”等组合拳,头部综艺综N代疲软,参与明星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高价位综艺让制作方和品牌商望而却步。
此时出现的“全明星综艺退出黄金档”表面上看是对综艺节目的一种限制,但是从综艺自身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未必不是一种挽救。素人的比例和趋势,让综艺回归到内容为王和制作成本理性化;文化进入综艺,以慢制快,浮躁的城市病也有了新的出口。未来综艺肯定不只是文化与素人,这将成为综艺重新出发的两块开门石。